明  沈周 画  文征明 题
[原创]碧山吟社创始人秦旭和无锡秦氏家族
楼主
秦保誉堂 2016-03-25 10:14:41

无锡秦氏家族,是著名望族,是北宋著名词人秦观后裔。


南宋末年,少游的儿子秦湛十世孙秦惟祯(瑞五)从武进入赘于无锡富安乡胡埭王野舟家。秦惟祯便是无锡秦氏家族的迁锡始祖。

秦惟祯之孙秦彦和在元代末年,从胡埭迁居城中六箭河北岸玄文里,其后裔被族内称"河上秦"。明代成化二十二年(1486),秦惟祯七世孙秦金,又自胡埭之张舍迁居县城西水关,其后裔被族内称"西关秦"。河上秦与西关秦是城中秦氏家族的两大支系。

明天顺三年(1459),秦彦和之曾孙秦夔、秦孚在科举中取胜,同时中举。以后秦夔和秦金连捷为进士,从此奠定了无锡秦氏家族发迹的基础。嗣后子孙蕃衍,河上秦氏栋厦云连,鳞次栉比,跨师古河两岸都为秦姓住宅。清初,又向大、小娄巷、中市桥巷、东河头巷、虹桥下、县下塘等处发展,成为聚族而居的中心大家族型态。

秦氏家族是从耕读世家进而为书香门第的文化世族。明清两代,他们要求子孙走读书应考入仕的道路。无锡科举之盛,秦氏独领风骚。据统计,秦氏中进士33人,中举人79人。在33名进士中,有13人点了翰林,入翰林院任职。有三人列入一甲第三名探花,他们是秦鉽、秦勇均和秦蕙田。

秦氏家族,源远流长。在无锡留下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,现在无锡市的第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"寄畅园",原来就是秦氏家族五百年来的族产。

寄畅园,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(1506-1521),是"西关秦"系明代弘治六年(1493)进士,曾历事弘治、正德、嘉靖三帝,任南京兵部尚书秦金的别墅园林,名"凤谷行窝"。

秦金卒后,园归"河上秦"系的族孙秦梁所有。秦梁是明嘉靖二十六年(1547)进士,官江西布政使。万历二年(1574),编纂《无锡县志》。嘉靖三十九年,秦梁之父秦瀚在此凿池叠山,进行扩建,后改园名为"凤谷山庄"。

秦梁卒后,园归他的从侄秦耀所有。秦耀是明隆庆五年(1571)进士,他的主考官是张居正。万历元年(1573),张居正入阁为首辅,进行政治经济改革,秦燿被看作张居正的党人。万历十八年(1590),秦燿升任右副都御史、湖广巡抚。第二年张居正受廷臣追论,秦耀受株连,奉旨解职回籍。归锡后,他便以抑郁不平的情怀寄于山水之间,建造寄畅园。

秦燿卒后,寄畅园分割,由四房子孙掌管,传至曾孙秦德藻,又将园居归并为一。清康熙初年,请著名造园家张涟、张鉽改建,从此,寄畅园(俗名秦园)誉满海内。康熙、乾隆两帝南巡,每次必游寄畅园,留下不少诗章、匾额、对联。乾隆认为"江南诸名园,唯惠山秦园最古",且"爱其幽致",绘图携归北京,在清漪园(今颐和园)内仿寄畅园为"惠山园"(1811年改名谐趣园)。

秦氏家族,在清代雍正年间,突然遭到一场灾难。秦德藻之长孙秦道然在康熙四十二年(1703)南巡游览秦园时,奉旨随驾进京,在皇九子允禟处教书,后来秦道然考中进士,官至礼科给事中,破格以汉人任允禟的贝子府管领。雍正即位,贬斥允禟。允禟罪名之一,就是任用汉人秦道然为管领。秦道然革职下狱,家产没收,寄畅园也包括在内。

乾隆元年(1736),秦道然子蕙田参加会试,中一甲第三名探花,上疏陈情,愿以本身官职赎父之罪,秦道然才得释放回家。后来秦蕙田官至刑部尚书。蕙田精于经学和典章制度,著有《五礼通考》262卷。

清乾隆十一年(1747),秦道然、秦蕙田父子集合秦德藻二十四房子孙合议,将寄畅园嘉树堂改为秦德藻一支的专祠,祀迁锡第六世祖、诏旌孝子秦旦、秦奭兄弟,称"双孝祠"。从此寄畅园成为祠堂园林,(简称孝园),可以避免园产分割、转移、没官、改建。


"碧山吟社",是明代成化壬寅年(1482),秦旭创建的诗社。秦旭(1410一1494),字景曦,号修敬,是迁锡始祖秦惟祯的玄孙。秦旭"博学多闻,诗类陆游",参加诗社的有十位老人,都是布衣,每月聚会一次,作诗吟词,怡然自得,名满江南。著名画家沈周画有"碧山吟社图"。

秦旭谢世后,由其曾孙秦瀚重组诗社。参加诗社者有顾可久、俞宪等19人。

秦瀚谢世后,由秦旭的九世孙秦松龄和严绳孙等重结诗社,编成《碧山集》。秦松龄之子秦实然曾邀集名流,在二泉亭街的望益楼集会赋诗,绘图留念。

现在惠山尚存"碧山吟社"的古迹。

清代乾隆皇帝南巡,驻跸寄畅园,作诗褒奖无锡秦氏家族"书史传家学",确是事实。明清以来的地方志书大多是秦氏所纂修的。

秦夔纂明弘治《无锡县志》;秦梁纂明万历《无锡县志》;秦金撰《通惠河志》;秦瀚辑《碧山吟社志》;秦松龄参与修《明史》,与严绳孙合纂康熙《无锡县志》;秦蕙田参与修《江南通志》。此后,秦氏后裔纂地方志的有:秦瀛总纂嘉庆《无锡金匮县志》;秦文楷参与修纂道光《无锡金匮续志》;秦缃业总纂光绪《无锡金匮县志》。近代秦国璋所辑《寄畅园志》,秦毓钧所撰《寄畅园考》,也属小志范围。

无锡秦氏家族,人文秀起,著述之富,为各姓之冠。由于战乱家难或保管不善,佚亡甚多。清道光年间,秦彬网罗散失,搜集遗篇,编辑《锡山秦氏诗钞》十八卷。太平天国失败后,秦氏家族衰落,科举中无一人中进士,中举人者只有四人。辛亥革命以后,除个别家境比较富裕,大多数族人生活较为困苦。民国七年(1918),秦毓钧笔耕之余,随时留意家族文献,风钞雪纂,取其精华,得文123人、490余篇,编辑《锡山秦氏文钞》十二卷。国学大师唐文治作序,说"从未有以家族之著述,汇为鸿篇者,即有之,亦不过三、五人或十数人而止,然已不数数觏,而吾锡秦氏乃独擅其胜,弥令人起羡而起敬矣。"台北市无锡同乡会将秦氏文钞中"有关吾邑近百年来之人文与事实者,得96篇",选入"无锡文献征存录",编为《无锡文献丛刊》第九辑,对外发行。


秦敦世,字湘丞。光绪举人,有文才,与其兄弟并称无锡“梁溪七子”之一,无锡“鼋头渚”三大字为亲笔所书,清朝正三品的吏部考功司郎中,国史馆编修,清史馆协修。民国以后在教育部任职二十年,主持筹建北京的国家历史博物馆,著有《大浮老人诗文钞》,胞姐之孙顾毓秀教授在一九八五年再版时为之序言。秦敦世是笔者的高祖。(爷爷的爷爷)

编辑 收藏 举报 主题管理
分享
Re:
2
一行白鹭 2016-03-25 20:35:39
耀、燿统一啊。
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
Re:
3
一行白鹭 2016-03-25 20:40:51
明清时期无锡结社的共33个,其中秦旭、秦霖、秦金、秦瀚、朱襄、秦突然、陈大钧、顾建元都组建或重建过碧山吟社。
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
Re:
4
秦保誉堂 2016-04-22 11:46:39
是燿~~~~~~~~~~~不是耀     清初期间   秦松龄也恢复过   清中期秦瀛   秦芝清也恢复过   但是都没有明代的辉煌和有影响力
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
快速回复:您还没有登录,请先[登录][注册]



尊重原创·所有作品并不代表本坛立场


无锡市诗词协会、无锡碧山吟社  版权所有ICP13046197号